尝试分析《到官》这首诗

本文最后更新于 about 2 years ago,文中所描述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。

到官

元 范梈

陶公到官八十日,今我到官逾半期。

劝农省俗了无补,暖衣饱食将何为?

常思在山深虎豹,几曾当道假狐狸?

英雄见义犹饥渴,可使文人有愧辞?

事情是这么来的

在秋招的列车上,我找了个风速稍缓的角落坐下来,看起了《银魂》。这个时候,力哥发来这首诗,后面跟着一条信息:有空帮我赏析一下?

虽然大学三年以来实在是荒废了读书(尤指非专业的书)一事,但是能帮得上的那肯定要帮。自己的理解可能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,献丑了。

尝试直译

陶公(陶渊明)在官八十余日,如今我上任已过半年。勉励人们耕作、到处视察民俗都无所助益,(我)丰衣足食又是要做什么?常常想到隐于山野中的虎豹,何曾阻拦道路假作狐狸?英雄见到(行)正义之事(的机会)尚且会激动不已,又怎能让文人有虚假的言辞?

一些分析

首联意思比较明显,应该没有太多争议。“陶公”极大可能是指陶渊明,再加上“到官八十日”的描述,应该不会有错。将陶渊明在官八十余日自免去职与自己上任已过半年之事并举,可能是表达自己的处境与陶公类似,借前人故事抒发自己的感受,有欲效仿之意。

根据搜索到的结果,劝农、省俗分别指勉励人们耕作、视察民情。陶渊明亦有《劝农》诗劝勉人们重视和从事农业劳动;省俗观风,应该为视察民俗民风之意。“无补”可能是诗人认为自己在官半年多做的这些事只是表面功夫,并没有真的为百姓做实事。“暖衣饱食”即穿得暖吃得饱,类似于丰衣足食,“将何为”应该是诗人反问自己,即使自己丰衣足食又有何作为。(如果按“即使百姓能丰衣足食又有什么用”来理解的话感觉不是很搭。首先百姓“暖衣饱食”就不至于质问“何为”,其次既然认为自己在任没有做实事,拿百姓“暖衣饱食”来承接就显得矛盾。)

“在山深虎豹”从字面意义上讲应该是隐于深山的虎豹,我认为可以引申为隐退于市井的有志之士。“当道”意为阻挡道路,也指身居要位,“假狐狸”直译可能是假借狐狸的身份,与“虎豹”对应的话可能是说充当仗势欺人的小人。这一联应该是指自己宁愿坚守气节归隐山林,也不愿继续狐假虎威无所作为。

“英雄见义”自然要勇为,“饥渴”可能是强调“见义”后正义感的冲动。“愧”一般指使人羞惭之意,在这里“愧辞”应该是说不真实(从而使自己羞惭)的言辞(或者从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夫子之家事治,言於晋国无隐情,其祝史陈信於鬼神无愧辞。”等处可以看出,“愧辞”二字可直接译为不真实的言辞)。表达自己不愿屈从、坚持表达真实想法之意。

整首诗的意思或许就是……

陶渊明上任仅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,而我现在就职半年有余,心中有效仿陶公之意。我在这里仅仅是劝勉人们辛勤耕作、到处视察民风民俗,逞尽官威,却对百姓的生活毫无助益。这样的话,即使我吃饱穿暖了又能有何作为?我常常想着宁愿怀抱自己的气节志向归隐山林,何曾想过要像现在这样尸位素餐?那些英雄人物见到行正义之事的机会都会想着积极行动,我作为文人又怎么能违背自己的本心?

看不惯官场的现状,我不做官啦!大概这样?

总结

以上算是我个人的思路。对于这种比较冷门的诗文,直接上网查资料确实比我高中的时候翻书要方便些(虽然网上除了原文和作者简介之外就没有任何直接的分析了,这也太冷门了)。

希望不会有太离谱的错误,如果有的话请务必指出!谢谢大伙儿!

😄

深度学习入门:感知机
some-linux-tips